又一央企接入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相比传统工具供应链票据有哪些利好核心企业的优势?
- 时间:1周前
- 作者:产品展示
中铁建资产管理公司、国新央企金服公司、国网雄安金融科技集团、南方电网互联网服务有限公司等机构运营的央企产融平台获准接入票交所供票平台,其中不乏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在业内领先的机构。
以近日新接入的招商局集团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例,截至2024年8月底,该平台累计实现产融服务规模破千亿元,已成为千亿级供应链金融平台。2025年1月25日,中国宝武旗下的欧冶金服“通宝”业务(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已覆盖至全国28个省市,成功实现累计交易规模突破1000亿元,欧冶金服也是早在2020年就首批实践接入票交所供票平台的唯一央企下属机构。
为什么供应链票据成为慢慢的变多以央企为代表的核心企业做供应链金融的选择?它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传统供应链金融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等,通常面额固定,不可拆分。核心企业向供应商支付时,若票据金额与供应商的实际的需求不匹配,供应商只能选择全额持有或背书转让给特定有对应金额需求的下家,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票据的流转和使用效率。例如,核心企业给一级供应商一张100万元的银行承兑汇票,但一级供应商只需向二级供应商支付30万元货款,剩余70万元票据难以灵活处理。
相比之下,供应链票据具有可拆分特性,核心企业签发的供应链票据能够准确的通过实际业务需求拆分成任意金额进行流转。以上述例子为例,一级供应商可将100万元供应链票据拆分成30万元和70万元两张,分别支付给二级供应商与留存自用或继续流转,提高了资金使用的精准度和灵活性,加速了资金在供应链上的周转。
在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信用评级低,在以传统票据向金融机构融资时,往往面临较高的融资成本和严格的审核条件。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会对中小企业收取较高的贴现利率或要求提供额外的担保措施。
而供应链票据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为基础,核心企业的信用评级通常较高。中小企业凭借持有的供应链票据向金融机构申请贴现融资时,金融机构基于对核心企业信用的认可,会给予相对较低的贴现利率。既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也增强了供应链的稳定性。
传统工具的信息不透明:传统供应链金融工具在流转过程中,交易信息往往分散在各个参与方手中,核心企业难以全面、实时地掌握票据的流转情况和供应商的资金使用状况。这使得核心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面临挑战,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潜在的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相比之下,供应链票据依托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交易信息实时、准确地记录在平台上,核心公司能够随时查询票据的签发、流转、贴现等全流程信息。通过一系列分析这一些信息,核心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供应商的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及时有效地发现异常交易行为,采取对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例如,若发现某供应商频繁将票据转让给高风险企业,核心公司能够提前与该供应商沟通,了解情况并评估风险,必要时调整合作策略。
传统供应链金融工具发展相对成熟,但政策支持力度相对平稳,缺乏针对性的创新激励政策。
比较之下,供应链票据的政策红利更明显,近年来,国家格外的重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供应链票据的应用和创新。例如,央行等部门多次发文推动供应链票据平台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供应链票据业务的支持力度,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扶持。核心企业组织供应链票据业务,能够顺应政策导向,享受政策红利,提升企业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竞争力。同时,政策的支持也为供应链票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有助于核心企业构建更稳定、高效的供应链金融体系。
传统供应链金融工具在促进供应链各参与方之间的协同合作方面作用有限,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流通不畅,交易流程繁琐,轻易造成供应链整体运营效率低下。相比之下,供应链票据通过平台化的运作,实现了核心企业、供应商、金融机构等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核心公司能够更好地管理供应链资金,优化采购和销售策略;供应商能够及时获得资金支持,保障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金融机构可以更精准地评估风险,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例如,核心公司能够根据供应商的票据流转情况和资金需求,合理的安排采购计划和付款周期,与供应商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供应链票据正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核心企业开展业务的新宠儿,众多央企的积极接入便是最有力的证明。然而,理论认知与实践操作之间往往存在一定距离,如何将供应链票据的优势充分转化为实际业务中的竞争力,如何巧妙运用供应链票据、国内信用证、电子债权凭证等工具进行产品设计以挖掘更多业务机会,是众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值此之际,7月5日 - 6日(周六日),《贸易金融》、北京财资和供应链应用技术研究院、华贸融财经将于上海市举办《供应链票据、国内信用证、电子债权凭证产品设计及业务机会》两日线下闭门培训,为企业搭建起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课程学费:3800元/人,2人团购3420元/人,3人及以上团购3230元/人,详情请咨询报名老师。
(1)银行票据业务人员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包括保理公司、租赁公司、供应链公司等;
本培训特邀三位业内资深专家,他们将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分享供应链票据领域的最新动态、前沿理念和创新实践,为您带来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票交所外部专家讲师,曾供职于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总行票据业务部和大型证券公司,参与标准化票据创新及首批产品创设,对票据市场和供应链金融理解深刻。
能精准剖析近期重要市场政策,如供应链新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帮企业把握政策导向,在合规前提下挖掘业务机会。
深入探讨低利率时代票据业务创利途径,对比不一样银行同业票据业务模式,针对商业银行票据经营热点问题提供实用见解。并能结合典型案例,深入分析票据业务风险演化及防控要点,为企业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头部供应链票据科技平台负责人,参与全国首单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业务落地,具有为5家不一样的供应链票据直连接入机构提供综合服务的丰富经验,多次获邀在监管单位、政府部门以及票据基础设施组织的培训进行授课。
探讨供应链票据对核心企业、链属企业和商业银行的价值,分享“供票 + 司库”实践及资产证券化模式,促进产融深度融合。
分享供票直连接入系统建设、与金融机构系统联动及场景化应用科技建设实践,为企业提升科技应用水平提供建议。
票交所外部专家讲师,先后供职于某大型证券公司、城商行总行票据业务部,有多年票据贴现及票据交易的经验,对供应链票据赋能企业具有深厚经验,积累了多项出色实践案例,将从金融机构角度提供开展业务的专业建议。
分享数字化赋能线上速贴、再贴现、资产证券化、质押融资等多种业务模式,并结合案例提供实操方法。
讲解企业组织供应链票据业务操作的过程,通过示范银行案例解析,为公司可以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1、《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供应链新规)
5)《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业务真实交易材料审查指引(试行)》的亮点与机会点